一、用“河南話”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首要在于抓好命題關鍵詞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助于“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有助于“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當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是持續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實里走,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就河南而言,就是要用“河南話”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河南話”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貫徹和落實,又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和發展。因此,如何用“河南話”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個重要理論命題,更是一個重要實踐課題,需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行深入探討。如何破題、解題,做好這篇大文章?首要在于抓好命題關鍵詞。從理論層面看,要抓好“河南話”這個關鍵詞,搞清楚“河南話”的基本內涵。從操作層面看,要抓好“講好”這個關鍵詞,搞清楚“講好”的基本內涵。
(一)“河南話”的基本內涵
什么是河南話?就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的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生動實踐的話語表達體系,可以包括河南視角、河南經驗、河南故事、河南智慧、河南方案、河南元素、河南精神、河南形象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既具有科學的理論高度、又具有鮮明的實踐維度,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品格。用“河南話”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首要前提是深入貫徹落實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根本目的是充分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偉力和實踐威力。在此前提下,要注重用河南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豐富和詮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角度上應側重以河南視角和群眾立場詮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內容上應側重以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河南經驗和河南故事印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表達上應側重以富有河南地域特色的群眾語言和文化元素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二)“講好”的基本內涵
“講好”是理論宣講的基本要求,更是理論宣講應該追求的標準和達到的目標。用“河南話”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意味著不能停留于一般性宣講,照本宣科,用套話官話空話敷衍了事,而是要將中央精神、河南實際和群眾需求有機統一起來,形成鮮明的“河南特色”,讓全省人民感受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魅力和真理價值。首先,要緊扣中央要求,堅持政治標準,全面準確宣講,講出思想深度,講出理論自信;其次,要結合河南實際,堅持問題導向,務實創新宣講,講出實踐力度,講出方向任務;再次,要契合群眾需求,堅持群眾立場,通俗易懂宣講,講出情感溫度,講出生活味道。
二、用“河南話”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存在的問題
黨的十九大以來,在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落地生根方面,河南省進行了積極探索,準確傳遞了中央聲音,凝聚了思想共識,匯聚了發展力量。但是,從調研了解到的情況看,總體上仍存在精準化不夠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講“普通話”多,講“河南話”少。對黨的創新理論和重大方針政策的宣講很多時候是自上而下層層安排部署的政治任務,一些領導干部和專家學者政策理論水平有限或者宣講積極性不高,把開展理論宣講當成了完成任務,滿足于比照宣講提綱講好“普通話”,考慮的是如何完成政治任務,盲目追求場次數量,“趕場”宣講。同時,一些領導干部和專家學者缺乏對實際問題的深入調研和深刻把握,對實際情況了解得不充分,甚至憑空想象、主觀臆斷,不能將理論與河南省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缺乏講好“河南話”的能力。
二是照本宣科多,鮮活生動少。長期以來,理論宣講工作不同程度存在照本宣科的現象,不少宣講者或是態度上不愿意、或是能力上不善于對理論進行生活化的闡釋,往往是“述而不作”“一稿通吃”。他們把自己看成了“搬運工”,把宣講看作向群眾頭腦中輸送既定的東西,在對方記憶倉庫中“裝”入新的物品。忽視了宣講的再創造性,把本應鮮活的宣講變成群眾不喜歡的“上下一般粗”的灌輸與說教,沒有把抽象的理論轉換成群眾熟悉的生活話語,沒有把大道理與老百姓的實際生活貫通起來,甚至宣講的內容與群眾的生活實際嚴重脫節,入耳難入心。
三是傳統形式多,現代形式少。有的仍局限于開專題、辦專欄、報告會等傳統形式,運用互聯網、新媒體技術手段還不夠。從上而下的硬性、漫灌式宣講偏多,柔性、滴灌式宣講偏少。
三、用“河南話”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鍵在于精準宣講
用“河南話”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牢固樹立精準理念,因人、因地制宜,在內容、隊伍、方式上做到靶向聚焦,方能精準有效。
(一)突出主線重點,解決好“講什么”的問題
用“河南話”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突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條宣講主線,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調研指導河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注重區分受眾群體,體現職業特色、年齡結構、角色差異等,既嚴謹準確講好普通話,又切合實際講好“河南話”,同時生動形象講好百姓話。一是抓實規定動作不走樣,講好“普通話”。就是要對應中央要求,堅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全面準確講清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豐富內涵、時代背景、歷史貢獻、理論特色和實踐要求,引導黨員干部群眾增強學習貫徹黨中央精神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二是抓準自選動作有特色,講好“河南話”。就是要結合河南實際,堅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務實創新講清楚習近平調研指導河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意義、基本內涵、目標任務、實現途徑和部署要求。既講怎么看、又講怎么辦,運用最新素材和鮮活事例闡釋政策、說明道理。三是抓好創新動作有亮點,講好百姓話。就是要以河南豐厚獨特文化資源為依托,深入基層一線,以百姓的視角、群眾的語言,重點講述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奮力實現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真實故事和良好精神風貌;講述改革開放40多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在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講述基層干部群眾對黨的深情厚誼和衷心擁護。
(二)建強骨干隊伍,解決好“誰來講”的問題
用“河南話”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根本靠人才。要按照政治過硬、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原則,分類分級遴選組建精干的宣講“常備軍”和強大的后備力量,讓宣講的力量不斷壯大起來。一是“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必須把好政治關,把是否忠誠于黨和人民,是否具有堅定理想信念,是否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是否全面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作為衡量宣講隊伍的第一標準。作為黨的理論和政策的宣講者,政治立場必須站在黨的立場上,這一點不能有任何含糊。同時要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把所學所研究領域與宣講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力求自己先學深學透,然后才能真正講到位、講到家。二是“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要按照“專家學者講理論、領導干部講政策、百姓代表講故事”的原則,組建好專家學者、領導干部、百姓代表三支宣講隊伍,切實發揮權威專家學者理性闡釋、領導干部實踐性解讀、普通群眾通俗性講述三個優勢,實現理論高度、實踐深度和生活溫度的優勢互補、有機統一。要進一步建立黨校等干部院校與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在師資及科研成果方面的共享機制,及時把專家學者研究成果轉化為干部院校權威教案及主課報告,進一步提升思想解讀的理論說服力。要積極推進領導干部上講臺,發揮領導干部在政治閱歷、實際工作經驗的優勢,進行有政治引領、政策把握和實踐溫度的闡釋。要聚焦基層一線的先進黨員、道德模范、創業能手、行業標兵、社會鄉賢、文藝骨干等重點人群,分別組建縣、鎮(街)、村(居)委三個層次的百姓宣講團,用身邊人身邊事詮釋理論,打造群眾身邊不走的理論宣講輕騎兵,并影響帶動更多人傳播黨的創新理論。
(三)創新方式方法,解決好“怎么講”的問題
方法得當,事半功倍。用“河南話”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新方式方法很重要。一是善于運用現代手段。要樹立互聯網思維,結合新時代互聯網發展特點,借助視頻直播、動漫圖解、VR全景、H5答卷等各種新媒體技術手段創新宣講方式方法,線上線下相結合,構建全媒體宣講平臺和傳播渠道,讓廣大普通群眾實現“動動手指學理論”“隨時隨地學理論”。二是善于運用群眾語言。要加強對理論宣傳話語內容、話語形式以及話語載體的創新,將單純由理論政策構成的政治話語與深刻的學術話語、通俗的群眾話語相融合,使得理論宣傳話語內容更加鮮活,將理論政策與地方特色文化、民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群眾日常生活習俗相融合,使之轉化為民間俗語、鄉言俚語、順口溜、打油詩、三句半等表達方式,使得理論宣傳話語形式更加生動,更加通俗易懂。三是善于運用宣講藝術。要與受眾“近距離”“零距離”互動交流,更加注重氛圍營造、代入體驗,更加注重春風化雨、“滴灌”滲透。要錘煉語言藝術,講究肢體表達,充滿感情、熱情和激情,講給力管用的話鼓舞人,講自己心里的話感染人,講新鮮風趣的話帶動人,講精辟經典的話凝聚人。四是善于運用跨界傳播。要樹立跨界思維,積極探索“理論+”模式,采用“理論配菜+群眾點菜”“理論+文藝+互動”“理論+政策+典型”“理論+互聯網”“理論+新媒體”等宣講方式,講故事、講事例、講事實,讓抽象的理論宣講唱起來、跳起來、活起來,以情動人,以文化人,以網聚人,文以載道,潤物無聲。
基于上述認識,結合全省“用‘河南話’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工作實際,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謀劃建設河南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講“中央廚房”大數據平臺項目。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在對接整合國家公共文化云、學習強國平臺等優質數字資源的基礎上,組織研創、開發能夠體現河南角色、展現河南特色的統編教材庫、典型案例庫、案例素材庫、精品宣講庫、名師名嘴庫、示范課件庫、文藝精品庫、融媒產品庫、群眾語言庫等系列數據庫,打造河南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講“中央廚房”。
二是謀劃啟動河南省百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層宣講品牌培育與推廣工程。以“黨的創新理論萬場宣講進基層”等為基礎,以選題、內容、效果尤其是群眾的認同感和滿意度為遴選依據,在5年內,培育和推廣諸如新鄉微黨課宣講團等100家省內各地各行業涌現的行之有效、富有特色、可復制推廣的基層宣講品牌,從政策、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使一般性宣講品牌逐步成長為省內外知名宣講品牌。
三是謀劃研究河南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講分類考核評價辦法及標準。針對專家學者講理論、領導干部講政策、百姓代表講故事,制定分類考核評價辦法及標準。在考核內容的設置上,分類別建立共性和個性評價指標。共性指標主要考核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宣講場次、群眾滿意度等,個性指標主要結合三類宣講骨干,設置差異化評價維度,如個人的風格特點、宣講的創新度等,力求精準對標、區別對待。同時充分運用分類考核結果,積分管理、評星定級,激勵宣講骨干真情投入、主動作為。
(調研組組長:李庚香 袁凱聲 調研組成員:宋淑芳 李寧 付彥松 張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