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孝悌尊親、和睦鄰里、善教子女、敦倫積德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全面多元彰顯中華孝道文化蘊含的人文精神、深厚資源及其對構建和諧家庭與和諧社會的當代價值,推動孝道文化不斷注入豐富內容和新的活力,不斷深化其鑄魂育人功能。10月13日,新鄉市第三屆孝道文化節論壇舉行。
市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牛永海,市傳統文化協會會長李建中與我市傳統文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深入交流孝道文化的精神內核,共同分享研究成果。論壇以“孝善之城 文明新鄉”為主題,各位專家學者從多年的研究心得、基層工作實踐、孝道文化傳播等方面分別進行了有內涵有新意的發言,生動闡釋了新時代如何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延綿幾千年的孝道文化;講出了新時代如何明德于心、化成于身、寓教于行,提高人們道德素養,開辟新時代孝道觀念新境界。論壇由市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冬主持。
牛永海同志以《讓孝德精神光芒永續》為題作了總結發言,他從真心崇尚孝道、熱心弘揚孝道、傾心篤行孝道三個方面全新透徹地解析踐行孝道文化對人們生活、工作及其人生的廣泛影響。孝道文化是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的基礎,孝是愛的重要源泉,孝體現在對父母的尊重和倫理美德;提倡孝道,由尊敬父母推廣到尊老愛幼,進而可以推廣到愛祖國、愛人民,并轉化為職業道德中的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友愛精神和忠誠觀念;崇尚孝道、傳遞愛心,有利于廣大青少年樹立“講孝心、踐孝心、盡孝心”的觀念,有利于人民大眾樹立尊老愛幼、和睦鄰里的良好風尚,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
他指出,傳統文化工作者首先應是傳統文化的忠實踐行者,要心懷家國、努力為學、上善若水、錘煉修為,要以水喻道的智慧、領悟天地大道,以百姓心為心,為百姓昭銘,引領世人不斷求問本心、追崇大道之源、破除心中之賊,找到一種光明的根本的智慧和力量,從而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并將傳播尊老愛親納入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教中,讓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在中華大地上薪火相傳,流淌在我們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血脈中,讓這一傳統文化永遠在中華大地上熠熠生輝、扎根開花、結出碩果。
傳統文化工作者要躬身行道、深入研究和大力倡導尊重生民的人本孝道即當代新孝道,以及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新型忠孝觀,以新思想、新理論推動人們建立符合現代生活環境條件,具有現代特色、民眾認同且接受的孝道踐行規范,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把實現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從而讓孝老愛親的道德資源凝聚起人心,讓尊老敬老的強大道德力量生生不息、光芒永續。